2003年的春天,有一個詞很陌生,但卻如同颶風般強勢襲擊了中國人的健康,揮之不去的病毒、流感至今讓人唏噓不已。 2013年的春天,時隔十年,同樣的恐慌再次痛擊人們的神經,H7N9會不會如同當年的“非典”疫情一樣疾速蔓延呢? 從今年2月19日,上海市患者李某入院。3月4日,該人經救治無效死亡。3月31日,官方通報稱在上海和安徽兩地率先發現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截止目前,全國報告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共28例,9人死亡,目前,病例處于散發狀態,尚未發現人傳人。 自疫情發生后,各方都高度重視并積極布控,專項工作也緊鑼密鼓地進行起來,衛計委與世衛組織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就此事件進行最新通報;專家、學者紛紛投入病學研究、跟蹤病毒變異情況;一線醫務人員更是緊急開展培訓,做好診斷和治療工作。全民皆兵,全民動員對抗H7N9禽流感。甚至新興產業卻擁有強大普及面的手機市場也加入了預防禽流感的工作中,及時發布信息,積極宣傳健康理念,普及疫情防控知識等等。我們在市場上選擇了一款名叫[快速問醫生]的應用(http://app.120.net),看到其“圈子”功能中已啟動“H7N9禽流感預防”專題版塊,涉及禽流感病情解讀、疫情新聞發布、預防措施等諸多方面。但是,我們通過走訪醫院或訪問[快速問醫生]后臺發現:仍有相當一部分公眾還是會談禽色變,不斷地咨詢醫生:禽流感如此突然,我們的醫學知識儲備又有限,如何在能力范圍內做到提早預防、及時發現、盡早診斷?
發現H7N9病毒全過程的盧洪洲說,H7N9病毒在禽類之間的流行度、危害性不高。此次,中國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短時間內發現多例危重甚至死亡病例,是因人體對H7N9病毒沒有抵抗力,病毒一旦侵犯,人體就無法抵擋。 公眾提問:我們如何才能增強免疫力,無懼禽流感呢? 在[快速問醫生]“禽流感預防”專題欄目里,我們看到專家給出的一些建議,除了最主要的運動鍛煉方法之外,還有很多食物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地提高免疫力:1、維生素食物。比如像奶制品、蛋類、豆類等,還有各種新鮮的蔬菜、水果;2、食用菌也具有增強免疫力的作用,如蘑菇、香菇、灰樹花、平菇等,這些物質中含有大量的抗病毒物質。同時還要注意增加體內的有益菌,服用水蘇糖就是不錯的選擇。水蘇糖所含有的有益菌不僅可以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力,同時還具有維護胃腸道健康以及強化胃腸道功能的作用。 食補是一種長期飲食習慣的形成,如果臨時抱佛腳很難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我們生活中的食物大部分仍是以禽、肉、蛋為主。 公眾又問:禽、肉、蛋怎么吃才能保證安全放心? 禽流感讓家禽生意冷清起來,肉、蛋等食品受到嚴重波及,檢疫部門的相關信息又相對缺失,一些餐飲業被迫調整菜單,但對于我們自身而言,少吃甚至不吃便是解決之道卻不是長久之計,那么,怎么吃才能保證飲食安全呢?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提示,禽流感病毒普遍對熱敏感,對低溫抵抗力較強,65℃加熱30分鐘或煮沸(100℃)2分鐘以上可滅活。病毒在較低溫度糞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個月。所以,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不食用感染病毒的動物,不食用生肉,不購買無檢疫證明的鮮、活、凍禽畜及其產品。”保存、加工、烹飪食物時也要做到生熟分離。煮蛋時蛋白、蛋黃要變得堅實方可食用,確保入口的肉、蛋類得到充分加熱。接觸生肉后需仔細洗手,并對接觸過生肉的器皿,如案板、刀具和容器等進行清洗消毒。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喝生水;保持手部衛生,常洗手。在做食品之前、制作之中以及制作之后,餐前便后,處理生禽畜肉和生雞蛋后均要洗手。另外室內也要注意勤通風換氣。 公眾再問:近來天氣多變,有感冒癥狀該如何處理? “人感染H7N7禽流感潛伏期一般為7天以內。患者一般表現為流感樣癥狀,如發熱,咳嗽,少痰,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衛生計生委日前印發的人感染H7N7禽流感診療方案(2013年第1版)指出,人感染H7N7禽流感重癥患者病情發展迅速,表現為重癥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出現呼吸困難,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進展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縱隔氣腫、膿毒癥、休克、意識障礙及急性腎損傷等。 “如果出現感冒類癥狀,尤其是接觸過禽鳥類的病人,要及時就醫,爭取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高占成提醒,醫院院內交叉感染防控非常重要,小病應盡量去當地醫療機構就診,不要集中到大醫院;出現打噴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時,要用紙巾、手帕掩蓋口鼻,預防感染他人。 公眾追問:聽說板藍根對預防禽流感起作用,要不要經常性的吃一些? 從非典到手足口病,從H1N1到H7N9,每次重要的傳染病疫情出現,都少不了板藍根的身影,而且都會作為防治藥物沖鋒在前。實際上板藍根“活躍”的范圍不止于此,在現實生活中它幾乎就是個“萬能神藥”,以至于人們有病時喝,沒病時也喝,得普通疾病時喝,得特殊疾病時還喝。于是不少網友惡搞“清明時節雨紛紛,全民服用板藍根”、“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獨喝板藍根”…… 板藍根的藥理作用是客觀存在的,因為它的主要成分板藍根和大青葉,作為一種清熱解毒的藥品對咽痛、發熱、咳嗽、痰黃等風熱感冒癥狀療效較為明顯。反之,其苦寒的藥性對因風寒而感冒表現為喉嚨癢、無濃痰的人來說并不適合。現在有些人拿板藍根當保健食品定期飲用,甚至為了預防禽流感,將其捧上“平安藥”的神壇,這種做法并不科學。天津中醫二附院內科專家魏葆琳表示,板藍根對普通流感有一定防治作用,但它不是萬能藥,亂用可能會產生副作用,危害人體健康。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省防控H7N9禽流感專家組組長鐘南山表示,尚無法確認板藍根對人感染H7N9的預防有效,不建議盲目服用板藍根。 當前,疫鎖中國,不免會出現恐慌的情緒,以訛傳訛的謠言,但如若身邊能有一個健康顧問幫您隨時解答釋疑,或許會多幾分安全與保障。我們特別提醒廣大朋友一定要緊密關注報紙、電視、手機應用類媒體的權威報道,應對禽流感,給自己對一份信心,給健康多一重保障。采訪結束時,[快速問醫生]團隊告訴小編:他們將奉行醫生的使命、履行時代的職責,時刻關注、發布H7N9禽流感疫情的情況下,積極做好應急機制,提供預防常識的基礎上,集中調集醫生資源為廣大用戶隨時咨詢提供幫助。 在此,我們也希望盡快撥開禽流感的云霧,還天下百姓一個艷陽高照的萬里晴空。 http://app.120.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