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海報往往帶來的是期待,是思索,然而如今網絡的發達,讓海報的意義和形式,擁有了更多的表現力。然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副海報,卻并非出自電影或者展會,它由《大話西游3》的靜態電影海報發起,經過網友加工引爆了整個社會的參與。 海報的內容是諷刺當下相親的尷尬情景,結尾選用春晚那英演唱的《春暖花開》為結尾,頗具對比性的折射出了現實與愿望之間的差距。海報在被發布微博之后,短短一周即被轉載數萬次,眾多微博紅人紛紛參與討論,各行各業幾乎不約而同開展“無奈體”造句吐槽,可見現代的城市婚姻在其幸福背后,依然有不少困擾我們的話題。
圖1:以前說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如今是過的了河上不了岸 相親不難,結婚難。談戀愛不難,結婚難。滿足女友不難,滿足丈母娘難……如果不是經歷“坎坷”去面對最終修成正果的那一刻,很多人或許不明白,實際之前的那些“坎坷”都不算是什么。 “北京有房200平米,婚禮要在五星級酒店舉辦,一桌宴席要一萬起……”海報中的對白雖然夸張,卻是借助這種看似夸張的手法,諷刺如今結婚前的岳母以物質為前提的強硬態勢。早在2010年開始,有關婚姻的話題就被不斷提及,先是有了各地結婚成本的民間統計,深圳以結婚需要起碼600萬起榮登國內之榜首,而最便宜的成都也要80萬。那么這些費用是如何算出來的呢? 原來,所謂民間的調查,是以男方滿足岳母要求的前提下進行計算的。很多準岳母在嫁女前都會要求男方有房,有車,有穩定工作。而在深圳這種大都市,擁有100平米的住宅就等于要幾百萬的投入,再加上汽車和舉辦婚禮,五六百萬自然就因此得來了。因此,雖然岳母針對的地點不同,但結婚成本卻根據所在地的房價呈不同程度的變化,越發達的城市結婚成本因此更貴,雖然不能以偏概全將所有丈母娘都打入“剛需”一族,但由此次海報引發的討論不難看出,這個兩年前就被談及的話題在如今依然面臨無法解決的無奈局面。 有了根據生活條件而不同的結婚成本,2013年又出現了熱議一時的“戀愛起步價”,大家在女友面前需要符合“月收入”的軟指標,而在丈母娘那里卻要面臨固定資產有多少的硬要求。前有成本,后有起步價,也難怪一條微博就能引發各行業的無奈吐槽。“花開體”盼花開,幸福自然要溫暖才有用。如今結婚男士似乎面臨“三座大山”,那就是“收入、住房、丈母娘”,試問能過三關者,又能有多少呢? 某網曾經做過一次10萬人的婚配調查,女性對配偶月收入的預期,是男性對配偶的六倍。而實際上,女人搞出來的這六倍還并不是男人們所忌諱的,因為如果對方母親健在,這個六倍只能是條件之一,后邊岳母大人的要求才是最關鍵的環節。面對婚姻中物質需求被人為放大,很多適齡男子無奈之際只能盼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