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是一個不斷創造傳奇的領域,網絡營銷方式也不斷翻新著人們對于廣告的認知:從廣而告之到精準定向,從媒體購買到受眾營銷,互聯網廣告總能帶給營銷人驚喜。2012年,這個驚喜非DSP(需求方平臺)莫屬。從2012年3月悠易發布中國第一個DSP平臺至今,DSP在中國已經走過整整一年時間。 這一年間,精準營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幾乎所有的Ad Network都向DSP或者SSP(供應方平臺)的方向轉變,大型媒體開始對Ad Exchange(廣告交易平臺)躍躍欲試,從最初的谷歌、淘寶到后來的騰訊、盛大等,他們的加入無疑更加繁榮了RTB(實時競價)市場。此外,連第三方機構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2013年初,由DCCI牽頭組建的DA(Data Alliance)數據聯盟,意在彌補DMP(數據管理平臺)這一市場空缺,使RTB營銷鏈條更加完善順暢。 這一年間,通過DSP進行交易的流量從0快速增加到每日40億展示量,廣告主的ROI也通過DSP不斷優化的算法得到大幅提升。 這一年間,通過DSP進行廣告投放的客戶涵蓋汽車、金融、旅游、快消等各個領域;其中沃爾沃率先試水,投放了中國RTB品牌營銷第一單。之后,聯合利華、殼牌等數以百計的知名企業紛紛試水DSP。 艾瑞數據顯示,在2012年,DSP廣告投放市場規模為9.1億人民幣,2015年將突破百億。Google DoubleClick認為,到2015年,通過DSP和Ad Exchange進行交易的廣告量占總體展示廣告市場份額的50%以上。 借著DSP中國一周年的契機,悠易將會在2013年2月28日和3月7日,分別于上海與廣州再次舉辦DSP開放日。DSP開放日是一系列圍繞RTB營銷領域熱點,組織各環節專家一起把脈趨勢的高端沙龍,于2012年12月在北京首次舉辦。悠易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為DSP在中國的發展指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