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講述張琳成長軌跡 奪銀牌源自相互支持信任
作者:作者 責任編輯:huangzhewei [2008-08-11 15:01:19] 出處:PConline原創
四年前的雅典,張琳用“走在棉花上”來形容自己的緊張心情;四年后的北京,張琳終于如愿站上領獎臺。
從曾經的被動接受訓練到如今的自主訓練,張琳的成長軌跡,教練陳映紅最熟悉不過。
8年前,陳映紅接受了這個有著女孩名字的北京男孩。絕佳的游泳天賦,極強的水性,經陳映紅調教后的張琳,每一年參加各種比賽,都在不停地提高。十運會的三金王、各種亞洲比賽的冠軍,張琳是亞洲泳壇自由泳的絕對霸主。
但這種情況在2006年多哈亞運會卻得到了顛覆。韓國人樸泰桓異軍突起,接連壓制住張琳。緊接著在墨爾本世錦賽上,張琳再次不敵韓國人。那時的陳映紅,開始有些反思:“為什么張琳的成績在漲,但為什么提高的幅度不高呢?”
在陳映紅看來,張琳屬于非常聽話的孩子。“跟他說什么,這個孩子不會反抗,都會點頭,只是做事比較被動。”陳映紅表示,“他雖然拿著全國冠軍,但樸泰桓的成績很刺激他,覺得好像差距越來越大,自己看不到希望,有些迷茫。”因此那段時間,張琳一直有些停滯不前。
但去年11月的澳洲特訓改變了這樣的狀況。澳洲的訓練條件盡管比不上國內先進,甚至可以用“艱苦”來形容。“在澳洲訓練的時候,在早晨訓練,一個池子里最多有70個人,各個項目都有,鐵人三項之類的,交錢訓練都很積極,沒有說偷懶的。” 雖然條件艱苦,但張琳在對待每堂課的時候非常積極,“平時在國內同樣的計劃我們可能要三個小時完成,在那兒兩個小時都可以完成,上廁所可能都跑著去,很緊湊,確實在那兒的訓練沒有在中國這么辛苦,很開心,他們練完大家都很開心,他們剛開始從不會切菜,不會摘菜,不會炒菜,到最后都會,所以到最后非常好。”
第一次的澳洲特訓三個月,讓張琳感覺到希望的到來。在對待訓練的時候,不愿意放過任何一個小細節,保質保量甚至超出預想地完成教練的任務。
同時,陳映紅在澳洲作為丹尼斯的助理教練,給了張琳很大的支持。8年情如母子的感情,就連張琳平時訓練結束后上岸,陳映紅都能把他的脈搏說得一點不差。“我跟她媽一樣,什么事都管,就跟帶兒子一樣,這個孩子對我非常依賴。”陳映紅如是說。
在生活上,陳映紅也給予張琳足夠的信任。九運會結束后,張琳曾經向陳映紅要求自己住一個房間,因為跟別人看電視看不到一塊,同時還想買一臺筆記本電腦。“我當時都說可以,但是你必須到點就上交關機。”買了電腦之后,張琳的父母曾經有些后悔,怕電腦對他會造成一些影響。“我當時就說,孩子大了,不能這一點都不信任他。后來,事實證明真不錯。”
“張琳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孩子,但是心里非常有數,而且上進。跟我這么多年,我相信他會越走越高。”陳映紅如是說。
(以上文章來源于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