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徑:馬拉松規則
作者:作者 責任編輯:jiangliang [2008-08-16 23:38:40] 出處:PConline原創
規則 運動員不能隨便喝水
42.195公里的距離對于人類來說,是一次對體能極限的挑戰。在比賽中,運動員雖然也會從路邊的小桌子或者是路邊站立的人手中接過來一些水。而這飲用水卻不是誰都可以隨便遞的。
在馬拉松賽中,比賽的起點和終點都提供水和其他飲料,而在比賽路線上,每隔5公里有一個飲料站。水和飲料放在運動員經過時容易拿到的地方,運動員也可自備飲用水,并且可以在他們要求的地方設置飲料站。飲用水和濕海綿提供站設置在兩個飲料站之間。在那里,長跑運動員和競走運動員經過時可以取到飲用水,還可以從海綿中擠水沖洗頭部,起到冷卻作用。除此之外,運動員不能從比賽線路上其他地方獲得飲料。
可以說,“水”是馬拉松比賽中規定最為嚴格的部分。除此之外,運動員只要在裁判的監督下沿正確的路線比賽即可,如有特殊原因,還可在裁判員的監督下離開賽跑路線,但如果不在監督下離開就會失掉比賽資格。
觀賽禮儀 不用門票就可以體驗奧運
對于那些沒有買到奧運會門票的北京老百姓來說,觀看馬拉松比賽是免費體驗奧運的最好機會。在馬拉松比賽中,觀眾可以在賽道兩側為運動員加油鼓勁兒,但是還必須要注意一些觀賽禮儀。
1.不能隨便給運動員遞水
在觀看比賽時,一些觀眾出于好心會將自己手中的水遞給運動員,這是嚴格禁止的,因為運動員不能隨便飲用非組委會提供的水或飲料。觀眾遞水的舉動不僅不能幫運動員,反而會導致他們被判犯規甚至出局。
2.不能隨便越過線
和在體育場看比賽一樣,觀眾不可以隨便越過線,不可以沖到賽道上或者穿越賽道。
3.文明加油不起哄
運動員跑過身邊時,觀眾應鼓掌、加油、叫好,不鼓倒掌、不起哄。觀看過程中不大聲喧嘩、喊叫,叫好時要語言文明,熱情大度。
4.不放氣球和風箏
因為比賽期間電視媒體會全程現場直播,有時候甚至需要直升機進行航拍,因此比賽期間在起點及賽道沿線周邊區域嚴禁懸掛或放飛升空氣球,嚴禁放飛風箏。賽道沿線住戶不要在室外晾曬衣物。
5.注意不要擁擠踩踏
馬拉松賽時會進行相應的交通管理,其間除持有馬拉松賽車輛通行證的機動車外,嚴禁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橫穿比賽路線。嚴禁觀眾擁擠、踩踏;嚴禁在比賽路線占道經營、擺攤設點、占道停車;嚴禁往比賽路線投擲物品,要保持道路整潔。
簡介 四年前才有世界紀錄
馬拉松的比賽大多在城市公路上進行,因為地形各不相同,所以這一項目最開始并沒有正式的世界紀錄,而只有世界最好成績。直到2004年1月,國際田聯才規定,馬拉松也開始擁有自己的正式世界紀錄。目前男子馬拉松的世界紀錄是由埃塞俄比亞名將格布雷塞拉西保持的2小時04分26秒,女子的世界紀錄則是英國人拉德克里夫創造的2分15秒25。
歷史 奧運歷史最悠久
從第一屆現代奧運會開始,馬拉松就是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因此可以說這是一項奧運歷史上最為悠久的賽事。
公元前490年,波斯人打到了雅典城外的馬拉松。希臘長官派一個叫做斐迪庇第斯的士兵到斯巴達求援,結果斐迪庇第斯花35個小時走了150公里,斯巴達人卻說十天后才能出兵。斐迪庇第斯又用最快的速度回到馬拉松,結果雅典人只能與波斯軍隊背水一戰。
最終,雅典士兵擊敗波斯人。為了把勝利消息迅速傳回雅典城,斐迪庇第斯又一口氣從馬拉松跑到了雅典城的中央廣場。結果,斐迪庇第斯只來得及喊了一聲:“我們勝利了!慶祝吧!”隨即倒地身亡。
第一屆奧運會的馬拉松比賽就是從馬拉松跑到雅典,當時的路程約40.2公里。在隨后的比賽中,馬拉松的距離各不相同。直到1924年,經國際田聯規定,將馬拉松賽的距離確定為42.195公里。